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生管理 > 团日活动 > 正文

医学系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宣讲提纲

发布日期:2011-11-05 17:20

古人常说“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而不生,事无礼而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我们中华民族历来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她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不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且也形成了讲文明、懂礼貌的传统美德。文明是对人才的共同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文明要求越来越高。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文明礼仪是当代大学生最重要“必修课”。

一、大学生社交礼仪现状(宣讲时结合自己在校园所见所闻发挥)

1、大学生仪表不符合身份

大学生在校学习,自己无经济来源,应主要强调简洁大方。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多穿着便于行动、适合年龄要求的休闲装、便装等;在一些特定的场合,着装上应体现出自己的文化层次、道德水准、审美品味。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的人在教室、图书馆等地以及参加集会、演出或者在各公共场所等穿着背心、吊带、拖鞋、运动短裤、超短裙,佩戴夸张首饰、化妆人工痕迹过重,丧失年轻人自然的美感。这些都是不适宜学生的,有的甚至是违反社会公德的。

2、不注重自己的举止

举止礼仪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表现,在现在的大学校园里面,经常可以看到衣冠不整者、行为不端者、张口骂人者、随地吐痰者,其他的不讲礼不懂仪的现象亦不鲜见,如碰见老师同学不闻不问、关门时声震如雷、打电话从不自我介绍、不再礼让老师、端着饭盒边走边吃、男女同学不注意交往分寸等等。

二、文明礼仪素质对大学生的意义

1、有助于提高大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

大学生一般都远离家乡父母,过着集体生活,与其他同学处在平等位置,因此,通过人际交往活动,并在交往过程中获得友谊,是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的需要,事实上,在大学期间,能否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2、有助于展示自身素质,给他人留下良好印象

“一个人的礼貌是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大学生在日常生活里,注意学习礼仪,应用礼仪,使自已举止得体、表现不俗、温文尔雅,自然会塑造出自己的完美形象。“教养体现于细节,细节展现素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被人们与他的个人素质联系起来。如果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得得体,往往会获得积极肯定的评价。

3、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

现在的社会人们交往的范围已逐步从人际沟通扩展为大范围的公众沟通,从面对面的近距离沟通发展到了不见面的远程沟通,从慢节奏、低频率的沟通变为快节奏、高频率的沟通。这种现代信息社会的人际沟通的变化,给人类社交礼仪的内容和方式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礼仪常识,是大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讲究礼仪,遵从礼仪规范,可以有效地展现一个人的教养、风度与魅力,更好地体现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和尊重程度,从而使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4、文明礼仪对护生来说尤为重要

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是护生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掌握的职业技能,是成为高素养的医护人员的基础条件。护理人员需要面向广大的患者,首先运用的正是礼仪与沟通技巧,良好人际吸引力可以赢得患者的信任。规范的职业礼仪和主动沟通的态度,本身就是一剂良药。以人为本,关怀照护的护理理念正在不断地深入人心。高质量的人文关怀,能造就良好的医疗护理服务。

三、大学生基本礼仪常识

1、服饰礼仪

服饰是最生动的自我介绍。穿着要符合自己的年龄特征、形体条件、职业特点。着装的基本要求是合体、合适、合度、有新意、有个性,整洁卫生。大学生主要是以整洁、大方为主。大学生着装不要追求高档时髦,但要庄重整洁不邋遢。整齐,不褶皱,干净清洁,勤换洗,完好无破损。大学生服饰的造型款式、色彩、质地要有个性,符合自己的年龄和身份,还要符合自己的体型、肤色、气质,搭配地好,能彰显个人的性格。年轻人穿得鲜艳活泼一些并不过分,与时髦高档不是一回事,相反要避免老气横秋,不伦不类,展现青春的活力,这是年轻人着装的基本原则,也是大学生服饰穿戴的基本要求。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的气质,决定于其内在的文化底蕴和修养水平,大学生是同龄人中这方面的佼佼者,其气质美一定要体现出来,服饰文明要为精神文明服务,两者必须统一。有文化底蕴的大学生,服饰原则要求文明大方,符合社会的传统道德精华与常规,符合自己的年龄、身份、气质和社会角色定位。具体讲就是忌穿着过露、过透、过短、过紧的服装,也不宜追求式样的怪异。社会上有的女性奉行“脸不漂亮露胸,胸不漂亮露肩,肩不漂亮露腿”的信条,这显然不符合大学生服饰礼仪的要求,也不符合校园文明的规范,有悖于文雅原则。每到暑假前后,有少数住校或走读的大学生,愿意将一些“瘦、露、透、短、乱”的服装穿在身上,自以为时髦前卫,男生给人以松垮颓废的感觉,女生平添了风尘感,为人侧目,是一种校园衣着的误区,希望有这样误解的同学引起充分注意。

2、校内行为礼仪

校内礼仪有其特定的对象,主要是指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以及与学校人员间的礼仪。它有特定的应用范围,主要是学生在校内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日常行为,个人仪容、仪表方面的规范要求。大学生应当懂得掌握学校礼仪的重要性,同时应了解、掌握这些礼仪。这些礼仪要求不仅是一个学生应遵守的日常行为规范,而且是对做人的基本要求。

(1)尊敬师长:教育工作是神圣的。我们在教师教育下成长,老师为学生成长呕心沥血。教师的教诲和榜样作用,将影响我们的一生。因此我们要尊重老师,信任老师;勤学好问,虚心求教;正确对待老师的过失,委婉地向老师提意见;犯了错要勇于承认,及时改正:我们就可以得到老师毫无保留的知识,我们能够在成长、成才上更上一个高峰;也可以增进师生间的感情,加深师生彼此间的了解。懂得礼貌,用心交往,与老师关系融洽,既可以促进学习,又可以学习到很多做人的道理,会使我们一生受益无穷。

(2)真诚与同学交往:首先同学间要热情待人,相互帮助;尊重别人,注意礼貌;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其次要注意宿舍是几个同学生活的小圈子,应要遵守宿舍作息制度,维护集体秩序;第三要爱护公共财物,注意公共卫生;互相关心,先人后己;第四要注意公共礼仪;在宿舍中串门应注意有礼仪;接待亲友或外人来访时,应主动热情、礼貌周到。这些都会增进同学间的友情,有一个好的人际基础,一生受益。

(3)课堂礼仪:①在课前应提前到教室,候等老师来上课。教里的肃静气氛,既能为老师取得良好的教学质量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又能密切师生之间的关系。②上课时,要做到有礼有利有节有度,要轻快,有勇气,尊师重教,不打扰他人。这样,老师会感到自己的劳动得到应有的尊重,内心会升起欣慰和亲切感,思路越讲会顺,教学质量发挥最佳;学生则受益。

(4)图书馆:图书馆是同学们在校查阅资料、借图书或进行自修的地方,是知识的殿堂:因此要:进馆要静,说话要轻;凭序借阅;不饮不食;不乱涂乱画,不“开天窗”;阅要归架。图书馆是人们追求精神文化生活的地方,要求每们读者在求知的同时爱护图书,这样能显示大学生应有的教养,也增加了我们的学识。

(5)参加集会会等活动时时,应衣着整洁、仪表大方、准时入场、进出有序,尊重主讲人,不开小会,自由发言有礼有理。

(6)升降旗时,要肃穆,庄重,两手自然下垂。

3、基本姿态礼仪

站姿:正确健康的站姿,身体重心应置于双足的后部;双膝并拢,收腹收臀,直腰挺胸;双肩稍向后放平;梗颈、收颏、抬头:双臂自然垂置于身体两侧,或双手体前相搭放置小腹位。

坐姿:正确坐姿上体直挺,与桌、椅均应保持一拳左右的距离;双膝并拢,不可两腿分开;双脚自然垂地,不可交叉伸在前,或腿伸一前一后,甚至呈内八字状。双手应掌心向下相叠或两手相握,放于身体的一边或膝盖之上。

走姿:平时在走路时要抬头、目视前方、双肩放平。

4、沟通礼仪

在社交场合,行握手礼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上下级之间,上级伸手后,下级才能伸手相握。长辈与晚辈之间,长辈伸出手后,晚辈才能伸手相握。男女之间,女士伸出手后,男士才能伸手相握。人们应该站着握手,不然两个人都坐着。如果你坐着,有人走来和你握手,你必须站起来。握手的时间通常是3——5秒钟,匆匆握一下就松手,是在敷衍;长久地握手不放,又未免让人尴尬。别人伸手同你握手,而你不伸手,是一种不友好的行为。握手时应该伸出右手,决不能伸出右手。握手时不可以把一只手放在口袋里。

言谈过程中, 目光应以温和、,大方、亲切为宜,应多用平视的目光语,双目注视对方的眼鼻之间,表明重视对方或对其发言颇感兴趣,同时也体现出自己的坦诚。必须注意的21个言谈禁忌1.不要老以"自己"为中心,句句不离开"我"字2.与异性谈话,不要随便开玩笑,要简短,谦让,争论要有节制3.不可炫耀卖弄,那意味着浅薄和无知4.在应该保持沉默时,洒喋喋不休5.禁止使用不雅的字眼6.不要以傲慢的态度提出问题7.切忌自吹自擂,你的骄傲在别人眼里一文不值8.不要嘲笑别人9.别在不适当的时候打电话10.别在电话中谈一些别人不想听的11.别任意对某些事情发表意见12.别公然质问他人意见的可靠性13.别以傲慢的态度拒绝他人的要求14.别在某某朋友面前谈一些瞧不起某人的话15.别指责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16.别无端指责别人能力低下17.别措词不当或使用带有攻击性的语言18.别不顾及他人的感受19.别把以往的得失挂在嘴边耿耿于怀20.别不厌其烦和别人讨论别人不感兴趣的话题21.别轻易打断别人的话或轻易走开

四、大学生如何注意社交礼仪常识的培养

1、加强文化修养

大学生要努力学习礼仪知识,了解和掌握社会对人们在礼仪方面的基本要求,以礼仪的理论武装头脑。有教养的人大都懂科学、有文化。他们思考问题周密,分析问题透彻,处理问题有方,而且反应敏捷,语言流畅,自信稳重,在社会交往中具有吸引力,让人感到知识上获益匪浅,身心上愉快舒畅。相反,文化修养较低的人,缺乏自信,给人以木讷、呆滞或狂妄、浅薄的印象。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之所以有这样或那样不合礼仪要求的行为,甚至发展为危害社会公共利益,往往并不是一开始就有意做不合礼仪的事情,而是由于对各种事情、场合、活动等方面的礼仪无知和不能正确理解造成的。提高认识,是加强礼仪修养的起点。

2、加强道德修养

有德才会有礼,缺德必定无礼,道德是礼仪的基础、现实生活中,为人虚伪、自私自利、斤斤计较、唯我独尊、嫉妒心强、苛求于人、骄傲自满的人,对别人不可能诚心诚意、以礼相待。因此,只有努力提高道德修养,才能使人的礼仪水平得到相应的得高。

3、要时常自省

自省就是一个人平时要经常自我反省,是由礼仪修养的特点决定的。众所周知,礼仪修养是一个自我认识、自我解剖、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要的外部条件的影响是不可少的。自省是一种经常性的自觉的自我检查,提高判断是非能力的重要途径。“吾日三省吾身”是儒家的修养法则,对当代大学生也是适用的。

4、注重实践

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认识正确与否,只能用实践来检验。因此,大学生应该身体力行地使用礼仪,用礼仪培育自己美好的心灵,同时还要用自己的礼仪行为去影响他人,用礼仪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同时赢得别人对自己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