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生管理 > 团日活动 > 正文

让爱永驻心间

发布日期:2011-03-29 11:11

 

敬老院,曾经以为是老人们的天堂,老人们在那里衣食无忧、安享晚年。今天是我第二次去敬老院看望老人们,和第一次一样,老人们脸上流露的是难得的快乐,我从他们眼中看到了深深的悲凉……

记得第一次去敬老院还是高中,记得刚到敬老院的那种震撼……铁门、高墙,到处是灰色的气息,弥漫着腐朽与死亡……头顶上那一点蓝色的天空,此时也似乎不再澄澈……那种令人绝望的冰凉的孤寂……我不知道老人们如何在那种环境中幸福地生活。也许电视中那些在敬老院快乐生活的老人们,只存在于电视中吧……老人们看到我们的到来,有些兴奋,又有些落寞。也许这一批批所谓的来敬老院看望老人的志愿者,只是为了一则新闻、一个盖章、一种经历……不过就算这样,他们也是开心的吧,毕竟可以暂时打破那种可怕的岑寂,短暂的快乐总比没有强吧……但是,也许快乐之后,是更深的寂寥…唱歌、跳舞、打扫卫生、下棋、聊天、拍照……大概每一支志愿者队伍去敬老院都会做这些,老人们还是很开心……

我曾经和一位年纪还不是特别大的老爷爷聊过天,因为如果年纪太大,也许话也说不出了,只留下麻木的寂寞。那位老爷爷面色还有些红润,还比较健谈。他说,他的儿子去做生意了,把他送到敬老院,偶尔会来看看他。他说他很开心,因为有很多老人的儿女把他们送来之后就再也没有来看望过他们……再也没有来看望过他们?是太忙了吗?还是已经遗忘了?假如有一天他们自己也被遗忘在那所谓的敬老院他们会是什么感受?那种令人无法呼吸的能将空气凝固的孤独,也许只有死亡的灵魂才能忍受吧……今天的第二次敬老院之行,虽然是不同的城市,不同的老人,却是同样的窒息……难道是我们国家的敬老院才这样?养老院有6名工作人员,绝大部分是志愿来此工作的女青年。住院老人的费用一半由养老金支付,一半由政府拨给。他们的衣食住以及生病送终等全部由养老院负责。我们参观了老人们的住房楼。这是一很简单住所,根据老人的年龄和身体情况分别安排居住。老人的住房宽敞舒适,设备齐全,一般是5人一间。有电视、书籍等…… 走出这幢几乎没什么声音的住所,老人的衣着破旧,神情忧郁,默默无语。我们的到来并未引起他们太大的注意,他们好像已习惯了孤独。细看去,能见到他们皱纹满布的脸上、眼中,似有泪光点点。我们的到来毕竟还是给这幢暮气沉沉的孤楼带来了一些生气。有的老人似从木讷中醒来,开始喋喋不休地向我们诉说着什么,好像全然忘记了语言的障碍。演出安排在新楼外的院子里,绝大多数老人被工作人员用轮椅推出来观看演出。看着我们的年轻演员又唱又跳,不少老人的脸上绽开了笑容。演出结束后,一位75岁的老人为我们现场进行书法展示,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是:“你们精彩的表演,为这个寂寞的世界带来了欢乐。”

踏上归程,银杏养老院渐渐远去。然而我眼前浮现的,却是那些老人忧忧的神情和眼角点点的泪光。今天的中国,养老院早已不新鲜,但愿那些把父母托付养老院的儿女们,别把父母遗忘在风里。看来,不只是中国,其他国家,包括最发达的美国,他们的敬老院,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毫无疑问,这是个国际化的现象……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问自己。我对这个问题思考了好久,发现涉及到的实在太多,但是,虽然无法完全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也可以尽力做的更好!我想到的一个方法是敬老院的选址问题。为什么不把敬老院建在幼儿园的旁边?那样,既可以让老人们每天看到孩子们快乐的笑容,不至于太寂寞,也可以从小培养孩子们尊敬老人的优良品质。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样不是一种非常好的继承和弘扬方式吗?让人们的眼中更少的出现金钱,更多的出现爱,这样,把老人们送到敬老院就从此没有来看望过的人就会越来越少……但是,我希望所有内心充满爱的朋友们,请你们关注一下那些在敬老院孤独地等待死亡的老人们,只有大家都尽一份力,他们的生活才能渐渐摆脱绝望的枷锁。希望有一天,阳光能真正洒进敬老院,温暖的笑容会出现在老人们幸福的脸庞上!愿那一天早日来临!